世界发达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科学运用家校合作、亲师协同的有效机制。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家校合作、共同育人将成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学校中普遍缺乏指导家校共育的专业人才,不能使家校、亲师凝聚成为教育合力。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国妇联等九部委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精神,培育一批中小学、幼儿园指导家庭教育、推动家长与教师协作的骨干专业人才,形成一支由学校(幼儿园)领导干部、班主任、骨干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结合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资队伍,以提升我区家校共育工作的水平。在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国培网)的指导下,临汾市爸妈在线心理健康咨询有限公司(临汾市考试中心)特举办第一期家庭教育咨询指导师专业能力培训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 全国青年人才培养服务项目办公室
主办单位: 长沙市衡岳心理学研究院
二、培训目标
帮助广大中小学校(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家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系统学习掌握家校合作协同育人、家庭教育、儿童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专业素质精、责任心强的骨干家庭教育师资队伍,为各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输送优秀的家庭教育讲师和指导师,大力推进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社区家长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培训对象
1.中小学(幼儿园)行政干部、辅导员、家长学校教师和班主任老师等;
2.教育行政部门、妇联、社区等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
3.高校学前教育、家庭教育或心理教育工作者;
4.各类教育机构教师、社会工作者和家庭教育工作者;
5.各类师范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本专科在校生;
6.学生家长。
四、培训形式
1、中级培训共计100课时,高级培训共计120课时。
2、面授班:每周末上课2天(周六/周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中级培训共计30课时,高级培训共计30课时,练习观摩高级为4个课时,由长沙衡岳心理学研究院心理专家团队领衔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面授、模拟咨询指导。
3、网络辅导,学员通过网络视频和课件自主学习,中级为70课时,高级为90课时,学习时长为两个月,由国家培训网和长沙衡岳心理学研究院共同提供。
五、培训内容
(一)网络课程
家庭教育基础理论与方法
(二)面授课程
1.从家庭教育开始筑牢立德树人的根基 2.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方式和方法
3.培养孩子自强自立的观念和能力 4.个性化教育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5.如何把握爱与界限 6.好习惯使孩子终身受益
7.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8.积极品质是孩子终身幸福的基石
9.引领孩子度青春 10.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
11.家长的自我觉察与成长 12.家校共育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六、证书发放
经考核合格,由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颁发“家庭教育咨询指导师”(中级/高级)培训证书,证书编号唯一,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直接进入//www.chinanet.gov.cn查询。用人单位可根据此证了解专业技术人员接受培训的情况,作为能力评价、考核、聘用和继续教育学时等的重要依据。(证书见下图样式)
七、培训费用
1、中级:3680元(包括培训费、教材费、考试费、证书费)。
2、高级:4780元(包括培训费、教材费、考试费、证书费)。
八、开班与考试
1、即日起报名,网络课程不受地址时间限制,即报即学,面授课另行统一通知。
2、上课地址:长沙市雨花区井莲路397号红星紫金国际2栋2507。
3、考试时间:面授最后一天下午考试,考点即为上课地址。
九、报名办理
1、报名时间:即日起开始报名。
2、报名资料:两张一寸免冠电子照片;身份证、学历证书扫描件;填写报名表。
3、对公账户:
开户行 :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建支行
户 名:长沙市衡岳心理学研究院
账 户:8001 8891 1409 016
4、对私账户:
开 户 行:长沙银行汇融支行营业部
户 名:谭昕恬
账 户: 6214467873107464361
十、联系我们
1、谭老师15116189193(微信同号)
2、康老师18973114458(微信同号)
3、邓老师13875903175(微信同号)
十一、更多信息,请关注公众号:hengyuexinli
长沙市衡岳心理学研究院
二0二0年四月
附件
学员报名登记表
所在 省 市 县(市、区)
姓 名 |
|
性别 |
|
民族 |
|
照片栏 |
|
出生年月 |
|
学 历 |
|
||||
所读学校 |
|
所学专业 |
|
||||
身份证号码 |
|
||||||
通讯地址 |
|
邮编 |
|
||||
联系电话 |
|
手 机 |
|
||||
电子邮箱 |
(请认真填写此项) |
||||||
相关学习或工作经历及获得证书情况 |
|
||||||
相关理论与实践成果情况 |
|
||||||
填报日期 |
签名: 年 月 日 |
||||||
备 注 |
|